火舞百科 手机版

有关爱国的格言和古诗词(六首经典的爱国诗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8 04:39:46    


一杯清茶,氤氲着家的温暖;一盏烛火,映照着团圆的喜悦,我们对家的依恋,如同藤蔓深深扎根于心底,枝繁叶茂,生生不息,而谈到“国家”这个词似乎有些宏大,但你是否想过,它其实就蕴藏在我们喝的每一口水、走的每一步路、哼的每一首歌曲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将对家国的热爱融入笔墨,化作一篇篇壮丽诗篇,穿越历史的尘烟,与我们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他们的诗句,或豪迈激昂,或悲壮苍凉,或婉转低回,无不浸润着对祖国深沉的爱,读来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提起爱国诗词你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句是什么?是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万丈,还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流传千古的诗篇感受中华民族滚滚向前的爱国洪流,以及诗人们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南宋末年,蒙古铁骑踏破山河,风雨飘摇之际,一位英雄的身影巍然屹立,他就是文天祥,一位将生死置之度外,用生命诠释了忠义的民族脊梁

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他始终不为所动,写下了“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的诗句回顾自己早年投身科举为国尽忠的经历,以及如今国破家亡的悲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国土沦丧,百姓流离失所,如同狂风中的柳絮,风雨中的浮萍飘摇无依面对如此景象,诗人内心该是何等悲愤和无奈?

即使身陷囹圄,文天祥的爱国之心依然坚定不移,“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两句诗,看似重复,实则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情感

惶恐滩零丁洋,见证了宋军的惨败,也见证了诗人誓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振聋发聩的名言,将诗人的爱国情怀推向了高潮

是啊人生自古谁无死?但death有轻于鸿毛,也有重于泰山,文天祥用自己的生命,选择了后者,他的爱国丹心,也如同日月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

同样是忧国忧民陆游的爱国情怀则更多了几分悲壮与无奈,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却屡遭排挤,壮志难酬,晚年,陆游虽身处孤村,但心中依然牵挂着国家命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即使卧病在床,陆游依然心系边疆,渴望为国效力,这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风雨声声,仿佛化作千军万马的厮杀声,将他带回了金戈铁马的战场

陆游的梦,是所有爱国志士共同的梦,是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梦,现实的残酷与梦想的遥远,却形成巨大的反差,更增添了几分悲凉的色彩

与文天祥和陆游相比,林则徐的爱国则体现为一种“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他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壮举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面对沉重的责任和艰巨的任务,林则徐也感到身心俱疲,但他深知,鸦片的危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体现了林则徐崇高的爱国情怀和为国为民的坚定信念,为了国家的利益,他甘愿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林则徐的爱国精神穿越了历史的迷雾,依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他的名字,也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

辛弃疾,这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豪杰,却也难逃命运的捉弄,他一生渴望恢复中原,却屡遭排挤,壮志难酬

郁孤台下,滚滚赣江水奔流不息,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人民的苦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简简单单的一句诗,却包含了多少辛酸和无奈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词人眺望北方,那里是沦陷的国土,是魂牵梦绕的家园,却被重山阻隔,遥不可及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滚滚江水,奔流不息,正如词人收复失地的决心,不可阻挡,“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的结尾,以景结情,更显苍凉悲壮

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如同郁孤台下的江水,奔腾不息,感人至深,他用自己的诗词,唤醒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昔日繁华的长安城,变成一片断垣残壁,杂草丛生目睹此景杜甫悲痛万分,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开鸟鸣,本是令人愉悦的景象,但在诗人眼中,却充满了悲伤和无奈,花仿佛在为国破家亡而流泪,鸟儿也因为离愁别绪而惊恐不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连绵,音信难通,一封家书,胜过万两黄金,这句诗,道出了乱世中人们渴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忧愁国事,诗人满头白发,越抓越短,甚至连簪子都插不住了,这幅画面,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他的诗句,穿越历史的尘埃,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感人至深

与前面几位诗人不同,戚继光是一位驰骋沙场的militarystrategist,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他镇守边关,抗击倭寇,为保卫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诗人驻守边疆十年,经历了无数次战斗,海风凛冽,更添几分寒意站在望阙台上诗人遥望京城,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和君王的思念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诗人用“繁霜”比喻自己为国征战的艰辛和付出,这些“繁霜”,其实是诗人心头的热血,洒在千山万壑,化作满山的红叶

戚继光的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他的精神,也永远激励着后人

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再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流传千古的诗句,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这些诗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们跨越时空,依然能够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