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怎样选科--选科的重要原则
前几天刷到一个视频直播,是一个某地比较出名的机构老师连线,有家长问到高中如何选科,那位老师说有两种回答方式,一种是详细回答,加某号收费项目,另外一种是简单回复,那个连线最终是回了针对性不太强的三两句话。
于是想着,自己可以整理一个相关资料,来供有需要者参考。
一、什么是选科(选科的前置信息了解)
上了高中,通常情况有九门高考科目,但真正参加高考的只是6门。
不少省份,已经不是传统的文理分科,而是“3+1+2”的方式来选科分科高考。
“3”,是指语数外,语文数学外语,这是必考科目,不是选出的。
“1”,是物理、历史两门科目的二选一,必须且只能选其一。按照惯例,不少人将首选物理的科目组合,还是称为理科,将选历史的科目组合称为文科。
“2”,是在剩下的4门科目中选择两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来选择两门。
理论上,这四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可以随便选,但实际中部分选科组合不常见。
这几年比较常见的组合,理科方式有,物化生:物理、化学、生物 ;物化地:物理、化学、地理;物化政:物理、化学、政治;另有部分物生地:物理、生物、地理。
文科方式有,历政地,或叫史政地,为:历史、政治、地理;另有部分史生政(历政生)、史生地(历生地)。
网传某省会城市2024届高三选科情况大致如下:
关注细节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如上两幅图各自的数字相加都不到100%,是因为还有更少数量的其他组合,因对应组合的比例太少而未绘入。
如上选科统计图,也基本反映了当前的选科组合信息。
二,选科原则
按照惯例,以历史为首选科目的组合,一般称为文科,也称历史组合;以物理为首选科目的组合,一般称为理科,也称物理组合。
无论选文科还是选理科,基本都对应着高考的选专业。
不少人在建议选科时,都喜欢从选专业的角度来看,例如有的省市对于物化生、物化地相关组合,可填报的专业在95%以上,对于历史相关选科组合,可填报的专业在45%左右,因为物化可选的专业多,所以建议一定要选物化。
真就这样简单吗?
需要知道的是,无论大学招生有多少个专业,在上大学时,基本上真正进入的还是只有一个专业。
个人意见,不妨遵循一个重要原则:
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可以”或者说“必须”从多个角度考虑。
例如,从学的好不好来考虑:
如果物化生三门学的明显比史政地好很多,这种情况下,不妨关注物化生。
物化都学的还可以,地理明显比生物学的好很多,并且对地理更感兴趣,不妨考虑选择物化地。
物理、历史学的都很好,但化学比政治好很多,并且也不讨厌化学,不妨考虑物化组合。
从兴趣爱好来考虑:
例如,生物、地理学的差不多,对生物更感兴趣,不妨关注生物。
从希望就业的方向来考虑:
希望当医生,因大部分医学相关专业需要物理、化学组合,则可考虑物理、化学。
从拥有的相关资源考虑:
比如,认识一堆生物好的朋友、老师,可以跟他们讨论、请教相关生物问题,则不妨考虑生物。
从学校师资考虑:
例如,自己物化地、物化生差不多,但学校重点班只有物化地且自己具有进入物化地的资格,则可倾向物化地。
等等可以区分长短的角度。
如果通过以上不同方式,得出的结果不一致怎么处理?
那么可以思考一下,更侧重哪个角度,则更注重从此角度得出的结论。
当然,还有一种数学计算方法:给每个角度根据侧重点配上一个权重系数,然后按照系数来打分,根据系数高低,来进行参考。
可是,如果都差不多(或者自己认为都差不多)呢?
比如,都很好,都比较一般,各种系数算出的差不多。
都差不多?真有都差不多的情况出现?
若真出现了,可以跟老师家长沟通一番,说不准就因为某一句话、一个信息,就不是差不多了呢?
三、关于文科、理科
就学科角度来说,文科、理科对应的专业,只要是大学正常开设的,自然拥有其开设的必要性。
不少情况下,不在于什么科、什么专业,更重要的是人,作为自己,具有唯一性的人。
不过,“唯一性”也可称“特殊性”的自己,只是滚滚大潮中的一份子,而滚滚大潮又具有其“通常特性”,这可能就要多看自己的定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