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舞百科 手机版

清帝退位时间是哪一年(清朝灭亡后,百万清军去了哪里?)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7 09:25:11    

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皇帝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宣布退位。至此,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享年276岁。

与之前中国历史上那些激烈、血腥的王朝更替相比,清朝之死,算得上寿终正寝。因此,清朝灭亡时,许多机构都保持完整,比如说它的武装力量军队。

清朝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这是参照《剑桥中国晚清史》(下)的说法,“到清帝国灭亡前夕,其陆军可以号称100万,但大概只有60万战斗人员,其中只有17.5万人是现代化的正规军”。那么,清朝灭亡后,这号称百万的清军去了哪里?他们的下场怎么样?

一部分是缴械投降,被原地解散

这部分以八旗驻防军队为主。明末清初,清朝八旗军队进关以后,为了稳定地方,在所占要地都留下一定军队驻守,这就是八旗驻防军队。虽然八旗军队是清朝兴起的关键力量,但随着承平日久,这支军队逐渐腐化,战斗力越来越低。以至于到了三藩之乱时,清廷已经无法依赖八旗军队,而是以绿营军为主力了。

在辛亥革命在全国范围爆发后,驻扎在成都、青州、杭州、乍浦、京口、镇江、广州等多地的八旗军队顺应大势,向起义部队缴械投降。

当时,统领成都八旗军队的成都将军叫玉昆。玉昆是满洲镶红旗人,以印务笔帖式起家,历任凉州副都统、成都将军等职。他担任成都将军时,清廷取消了各地旗兵享有的旗米供应特权,并且大量裁汰旗兵,让许多旗人生活陷入困难。他把满城中一些空地和胡同开发成公园,由旗人出售门票,并在里面做买卖获得收入。后来,这里变成了成都人民公园。

1911年,四川发生保路运动,四川总督赵尔丰派兵弹压,并逮捕蒲殿俊、罗纶等人。玉昆闻讯,亲自到四川总督衙门营救蒲殿俊、罗纶等人,反对赵尔丰的所作所为。

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党人在成都起事。玉昆深知清廷大势已去,革命浪潮不可阻挡,便与革命党人达成协议。在协议中,革命党人对八旗军队“一次性发饷3个月,以后陆续再发3月”。另外,“住房发给执照,准予自行买卖”。再“拨款20万兴建工厂,容纳穷苦旗民学习技术,解决生计问题”。

有了这份协议,成都八旗军队放弃武器,向革命党人投降。

一部分负隅顽抗,被就地消灭

这部分以驻防南京、西安、福州、荆州、宁夏等地的八旗军队为主。

驻防南京的八旗军队,由江宁将军铁良统领。铁良是满洲镶白旗人,由工部笔帖式入仕,历任工部主事、员外郎,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兵部左侍郎,正蓝旗满洲副都统,署兵部尚书,陆军部大臣,江宁将军等职。

武昌起义后,1911年11月8日,革命党人在秣陵关起义,随即进攻南京。铁良与两江总督张人骏、江南提督张勋等人率领清军负隅顽抗。但是,清军的努力没有任何效果,最终被打败。张人骏、铁良在仓皇之际,逃到一艘日本兵舰,逃往上海。

最惨烈的当属西安。1911年10月22日,陕西新军联合哥老会响应武昌起义,举兵起义。驻守在西安的八旗军队反抗非常激烈,让起义军一度受挫。

起义军占领满城后,逐院清剿残存的八旗军队。西安将军文瑞被迫跳井自杀,八旗军队左、右翼署副者统承燕、克蒙相继战死。在炮火之中,满城“七街九十四巷”的房舍几乎毁坏殆尽,成为一片废墟。

一部分被改编成警察,继续为国家效力

这部分以绿营军为主。

清朝入关后,鉴于十几万八旗军队兵力太少,不足以分散到广袤的国土上,便招降明军、招募汉人,组建了一支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的军队,名叫绿营。绿营独立于八旗军队,属于国家常备武装力量的一部分。

最初,绿营军战斗力不强,充其量是“打酱油”角色。后来,随着八旗军队的战斗力的日益下降,绿营军的作用越来越大。到三藩之乱时,绿营军代替八旗军队,成为了清廷进剿吴三桂等人的主力部队。

不过,到了晚清时期,绿营军也跟八旗军队一样,由于内部的腐化,战斗力大幅度下降,又被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组建的湘军、楚军、淮军代替,再次“打酱油”。

也正因为此,绿营军没有参加清朝末年清廷对革命党人的绞杀,显得“身家清白”。于是,清朝灭亡后,绿营军被改编为具有警察性质的地方治安卫戍部队,也是民国时期警察的前身,继续为国家效力。

一部分揭竿而起,成为推翻清朝的主力部队

这部分以新军为主。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痛定思痛,决定在无能力、无财源、无兵备的情况下,建立一支新式军队。于是,以“小站练兵”为标志,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数量不一的新军。

这支新军的士兵来自农民、手工业者以及城市贫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军官主要是依靠国内各式武备学堂的毕业生以及官费派遣出国的留学生充任,天然地成为了革命运动的温床。由此,同盟会、光复会等革命党,在新军中大量发展同盟会会员。1906年冬天,我们熟知的秋瑾女士,就曾经来到杭州,在新军中发展光复会会员。

在革命党的努力下,新军中的革命力量发展很快。以发动武昌起义的湖北新军为例,1911年湖北新军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共约一万五千人,纯粹革命党人将近两千人,经过联系而同情革命的约四千多人,与革命为敌的至多不过一千余人,其余都是摇摆不定的。

在云南、贵州、陕西、福建、安徽、广东、江苏等省,新军中的革命势力,也逐步取得优势,成为主导力量。

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全国各地新军纷纷响应,成为了推翻清朝的主力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