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躲入青山秀水,寻一阵清风,最好还能有点历史的厚重。
在老区谷城县,就有这样一处地方——大薤(xiè)山。
早在1857年,一位到过薤山的意大利旅行家,向世界介绍旅游胜地时称:“大薤山是和承德南北并辉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南避暑山庄”。


薤山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八百多棵,国家级保护动物有20多种。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21年谷城县国有薤山林场被授予2020年度“全国十佳林场”称号。
这一切,离不开薤山林场几代人的辛勤耕耘。

1962年建场,谷城县福利院分配来的孤儿、城镇分配的待业青年,以及南河镇温坪村整体搬迁的300多名村民成了首批建设者。其间,还有少量下乡知识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大薤山,挖窝栽树、抚育森林。建场至今,三代人中有3人将生命定格在护林岗位中,有5人在生产建设中身负重伤。
一把镰刀、一架望远镜、一只水壶、一桶方便面,护林员龙德汇每天早出晚归巡山,消除山林火灾隐患的同时,还要和非法盗采者斗智斗勇。
22年前,龙德汇是一名职业伐木工。后来,林场转变经营思路,发展森林旅游,包括龙德汇在内的56名职工由采伐工人变成了护林员、旅游推销员。

“近10年来,中幼林抚育6万亩,补植补造1万亩,培育速生林1.2万亩,形成了2万亩独具特色的混交林群落。”龙德汇自豪地说,“引来了游客,激活了经济,我们年收入达到8万元。”

薤山旅游度假区还改造硬化旅游公路36公里,游步道16公里,维护西洋别墅群、女儿峰等核心景点,修缮红色旅游景点12处,开发神农峡漂流,高标准建设服务设施,推进林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