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传统文化当中,不同的日子,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像二月三十就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也是传统节日之一,被称之为“晦日节”,这个晦日节,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阴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有的时候是二月廿九,有的时候是二月三十,今年晦日节,刚好就是农历二月三十,老人说“二月三十有三怕”,怕的是什么?建议了解!

农历二月三十有什么特点?
这个晦日,它是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而制定的,当月亮每次绕到太阳和地球中间的时候就为“朔”,“朔”是一个时间节点,在每月的初一,而朔日的前一天,就是晦日,也就是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人们把它称之为“既朔”。

二月三十是晦日,也就是月尾结束之时,这个时候民间的主要习俗就是送穷,也就是把所有不顺还有晦气,都给统统送走,从而迎来新的一个开始。这个习俗,在唐朝的时候尤为盛行,比如“晦日’湔’裾俗,春楼置酒时”,“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用河水,洗去晦气,这个也是习俗的一种。

除了送穷之外,二月晦日还有哪些讲究呢?老人说“二月三十有三怕”,怕的是什么?建议了解!
古书《黄帝占》中记载:“正月晦,二月朔,有风雨,稻恶,籴贵;二月晦,三月朔,有风雨,其年大水,麦恶”。后半句,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二月晦日,以及三月朔,说的就是二月三十,以及三月一日,如果是出现风雨的情况,那么这一年雨水会比较多,对于小麦这些影响会比较大,我们要注意防涝灾。

另外,在《抱朴子》中说:“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告人罪状。大者夺纪,小者夺算”。旧时人们认为,凡是在晦日犯了罪过,较大的就被夺除寿命十二年,较小的就被减去一百天。一纪是十二年,一算是一百天。也就是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之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个言行。
晦日,我们可以理解为晦气聚集之地,二月三十正好就是这样的日子,它也是月亮的强引力时期,还是“日月合宿”,旧时人们多在这天除晦和送穷。
那么在这样的日子当中,人们到底在怕什么呢?
1、怕出现风雨
在《开元占经》中说:“二月晦日见风雨,多疾病,人多’猝’”。意思就是二月三十的时候,天上下雨,地下刮风,人们会比较的担忧,这样一来,雨水天气会比较的多,甚至容易给人带来麻烦,因为会出现连续的降雨,导致温度的降低,感冒咳嗽的事情也会频发,给人造成相当大的困扰。

2、怕离家远行
二月三十,乃是月亮的强引力时期,还是生气入“墓”之时,这也就代表着“疾病”容易增多,对人和动物都不好。此时如果离家远行的话,路途当中,容易遇到祸事,甚至还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以前,可能会遇到盗贼之类的,更是对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3、怕和别人争吵
前面提到,每个月的晦日,是灶神上天的日子,这个时候,人们要谨言慎行,这样才不至于带来麻烦,如果是和别人发生争吵,甚至引来事端,那么就容易沾染上晦气,严重的还会影响自己的一个生活。

二月三十,也就是老辈人口中说的晦日,在这样的日子当中,人们怕出现风雨,也怕离家远行,更怕和别人争吵,因为这样,很容易给自己带来祸端,影响到人们的一个正常生活,甚至,还会带来晦气。